正文部分

读书推荐第二十一期——《中国哲学简史》

2017年04月18日 09:35  点击:[ ]

哲学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学,它就是一个人对万事万物的某种看法。像这样的观点在中国文化中比比皆是,例如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格物致知、中庸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可谓中国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多学派例如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纷纷开宗立派,著书立说,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及本土化,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在中国形成,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早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国人的大脑中,直到现在仍然在滋养着国人的文化生活。

但是这些哲学思想都散佚在儒释道浩瀚的经典中,如果我们要向别人系统介绍一下中国哲学的各家流派和思想,还真有些勉为其难。因为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去把诸子百家的著作研究透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经常思考社会、人生和哲学。他在研究和向外传播中国哲学的过程中,经过梳理和总结,推出了《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成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这本书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汇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对现实的人文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韩国总统朴槿惠就非常推崇这本书。她在《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一文中说,在父母双亡的打击下,是这本书给了她“战胜人生磨难的智慧”,这本书也教会她如何修身做人。

人虽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妙处。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这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毋须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学的。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取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最能深入一个人心灵的,是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和命运。哲学让我们在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时,可以从现象直接进入本质,成为智者,成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仆。这本书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先生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唯一版本。

名人推荐: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非常重要的书。

——全国政协前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

上一条:读书推荐第二十二期——《后阅读时代》 下一条:读书推荐第二十期——《匆匆那年》

关闭

常用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学院办公室:022-23766088;招生办公室:022-23766422;
版权所有 2005-2016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宣传部